2014年3月26日,狼來了故事最終上演,繼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貴陽后,杭州正式加入了限牌城市行列,限牌就像推到的多米諾骨牌,有逐級傳遞之勢。各大一二線城市人人自危,開始關心起自己所在城市的限牌政策來。下一個限牌城市會是誰?限牌之后買車有多難?限牌之后城市的變化是什么?各種限牌傳聞和辟謠是否可信?限牌之后就不堵了嗎?

限牌政策解讀:限牌后有改善嗎?

杭州:放牌數量第一個月5000副,第二個月8000副,以后保持每月10000副左右,預計搖號搖中比例為25:1到30:1。

北京:汽車保有量為543萬輛,排名全國第一,年發放牌照24萬,中簽率僅為1%。

上海:2013年,單張車牌價格上漲到近8萬元,車牌收入達71.2億元。

廣州:廣州目前保有量為260萬輛,中小客車增量配額為12萬輛,每月1萬輛,但實際上,廣州2013年的增配量達到了162746輛。

天津:目前天津的汽車保有量為240萬輛,每年小客車總量新增10萬,包括搖號6萬個,競價4萬個,其中9萬個為普通能源汽車。

貴陽:實行機動車“搖號”+“限號”,新車如果不能搖到號牌就難以進入貴陽的主城區,既貴陽一環。該市初期將購車搖號總量定在每月1800輛,后每月增加300輛,定為2100輛。   詳情 >>

限牌政策解讀:下一個會是誰?

      從全國范圍來看,各大城市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2012年7月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17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而到2013年這個數字變為31個,其中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有8個城市。

      在已有的六個限購城市之外,深圳、成都、重慶、青島和武漢未來均有可能實施汽車限購,大連、沈陽、南京等城市的限購傳言也四處傳開。誰將成為下一個限購之城呢? 詳情 >>

事件回放

2014-03-25

傳26日零時起杭州限牌 交管局稱是謠言

消息稱,杭州市將就限牌召開新聞發布會。但車管所表示這種說法為“謠言”,并稱“請勿相信”。

2014-03-26

“限牌”傳言再起 4S店營業到晚上12點

有關汽車將“限牌”的傳言再度在坊間流傳,杭城4S店人頭攢動,客戶量幾乎比平時多了三倍。

2014-03-26

紅頭文件頒布 杭州26日零時起正式限購

自3月26日零時起,杭州小客車實行增量配額指標管理,增量指標需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

限牌政策解讀:如何找到限牌苗頭?

限牌前兆一:政府治堵工作報告有提及。如果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有提及限牌或者說將采取相應措施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則說明限牌政策已經在規劃當中,最終確定只是時間的問題。

限牌前兆二:有人突然大量囤牌。囤牌這種事,如果不是有著90%以上,甚至是100%的把握,是沒人敢這么大規模的投資(買車就立馬掉價)。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城市中,突然有人像杭州土豪一樣,大量囤車,那么很有可能他提前獲得了內幕消息,限牌可能不遠了。

限牌前兆三:有“新聞通稿”泄密。 2014年25日下午一份與26日發布會上材料一樣的“新聞通稿”照片版在網上流傳,明確“3月26日零時”為限牌時間。事后杭州市交通運輸管理局副局長陸獻德表示不清楚消息是如何透漏出來。 詳情 >>

限牌政策解讀:經銷商如何瘋狂借力

      車商的信息渠道明顯比普通車主多,在限牌信息發布之前,車商敢于直接掛橫幅宣傳的消息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說,車商在限購前拼的就是信息戰,直接向意向客戶發出“最后通牒”。

      突襲似乎并未避免搶購現象的發生,各大車商卻像早已獲知消息一樣,早早地做好了準備,大量囤積新車、銷售人員保證限購、店面掛起橫幅、店內也設好圍欄等設施。提前做好準備,并營業至12點,這5個小時的奮戰將是車商“最后的瘋狂”。因為之后的一個月新車將不再辦理上牌,4S店銷售部門可以放大假了。

      所以選擇在限牌前出手的車主前萬不能一時頭腦發熱而出手,因為在杭州就算正式啟動拍牌,價格也控制在3萬元以內。 詳情 >>

其實,所有城市都有可能限購,但買車無論限購與否都應該慎重,畢竟汽車是個大件物品,不合心意的車型搶到又如何?對于那些買臺車占牌的朋友而言,也要慎重,因為限牌之后的二手車市場將不再火熱,汽車的貶值可能超出你的預算。當然如果你已經有心儀已久的車型,那不要等了,趕緊出手吧,因為限購似乎早晚都要來。

往期回顧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换装